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標題:
功課-中史-關於春秋戰國的政治和社會變動
發問:
1.「在郡縣制度下,國君的權力比封建制度下高。」試援引兩項史實,證明這個說法。 2.有人認為封建制度崩潰主要由於周平王有弒父之嫌。你同不同意?為什麼?
最佳解答:
1. 傅樂成《中國通史—先秦史》 春秋 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 戰國 公元前480年至前222年 2. 《國史提要》 春秋 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 戰國 公元前480年至前221年 3. 周谷城《中國通史》 春秋 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 戰國 公元前480年至前222年 4. 錢穆《國史大綱》 春秋 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前242年﹚ 戰國 魯悼公元年﹙前 年﹚至秦始皇廿六年﹙前221年﹚ 5. 錢宗范、徐碩如《春秋戰國史話》 春秋 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 戰國 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 6. 范文瀾《中國通史》 春秋 公元前770年至前403年 戰國 公元前403年至前221年 王政霸政 1. 錢穆《國史大綱》,「自周室東遷,西周封建統一之重心頓失,諸侯如綱解紐,內篡弒外兼併掠奪多事,亟亟不可終日,自有霸政而封建殘喘而得苟延,霸政可說是變相的封建中心。」 2. 周谷城《中國通史》,「霸政的歷史地位,當封國等級已經動搖,統一的帝國尚未出現之際,霸政實成了一種因應時代的要求的必然產物,它在一方面逐漸收束了貴族分封制,在另一方面卻準備着統一的帝國制。」 3. 楊升南《中國春秋戰國政治史》,「春秋時的政治是爭霸,戰國時的政治是兼併。」 4. 李定一《中華史綱》 戰國在歷史上社會變動的主要原因: 1. 貴族式的戰爭目的轉變動為佔奪土地與消滅敵人。 2. 中華文化廣被四裔 通過戰爭和吞併,中原文化四方傳播。 3. 經濟的變革 各國戰國時為了增加生產而進行改革,發展國力,統一天下便要增强自己經濟實力。 4. 社會階級的泯絶 君主為增加自己國力,招覽賢士,人民有參政的機會,階層觀念消失,人民不會永遠只在自己的階級。 5. 養士之風盛行 君主招覽賢人,收納賢人成為門下食客。 5. 徐碩如 西周 春秋 經濟 a. 公田制 私田制 b. 官商﹙只造貨物給予官方﹚ 自由商人,間接促進交通 c. 自給自足 有市墟的產生以授貨物,有些人逐漸脫離農業,有大城市的出現 政治 a. 貴族政治 平民可參政﹙增加國力﹚ b. 周室統治 霸主﹙血緣疏落,王畿縮少﹚ c. 封建制 中央集權郡縣制 d. 用人唯親 以軍功定爵位 文化 a. 迷信鬼神 b. 貴族才有機會讀書 私人講學,如孔子 有個人著書立說,如九流十家 教育普及 6. 楊升南《中國春秋戰國史》 I. 版圖縮少 導致王權衰落;經濟上稅收減少、被削弱;軍力因稅收減少而變得薄弱 再不是欖核型的發展,土地﹙諸侯﹚向四面八方發展,原則上按着土地、資源而發展。 II. 財力窮困 節省開支—儀式簡化 借貸—向諸侯借貸,重心由中央轉移到地方政府 III. 天子權威下降 東周後,周天子再沒有到封國巡狩,諸侯亦沒有向天子朝覲,諸侯坐大 IV. 諸侯僭越禮制 封建制度建基在禮上,諸侯僭越禮制,即表示封建制日漸崩潰 春秋戰國變化特色 1. 顧炎武《日知錄》,「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絶不言禮與信矣,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絶不言王矣。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絶無其事矣。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不聞矣。」
其他解答:
桃園當舖中壢當舖仁寶當舖、提供借錢、借貸、借款、代辦房屋二胎、汽車融資、房貸等當舖借款服務! 桃園當舖中壢當舖仁寶當舖汽機車、貨車、重機械、鑽石、珠寶、名錶、精品、不動產皆可當! 桃園當舖中壢當舖仁寶汽車借款、法定利率!5分鐘可知額度20分鐘快速撥款! 桃園當舖中壢當舖仁寶汽車借款迅速放款不囉唆、可彈性還款、選擇正確金援管道,才能真正省利! 歡迎來店(電)洽詢 有專員為您服務 電話:03-4520077 03-4520077 地址:桃園縣中壢市中華路二段292號 仁寶當舖C8D74AB62542840B
留言列表